您的当前位置: 首 页>>新闻中心
价值洼地—古玺印
价值洼地—古玺印
在四月刚结束的2018春嘉德“香港观古—瓷器珍玩工艺品”专场中, 一组先秦至魏晋时期的铜印均以高出估价数十倍的价格成交。成为专场中的大黑马。
面对如此价格有人以为是炒作所然,有人认为是物有所值,更有人认为是假拍。。。。。针对这种情况我们不妨来做个分析。
不得不承认,该批古印的原藏者小林斗盦先生以其“日本篆刻界泰斗”的声望为该批古印增色不少。自其2007逝世以来,其高质量藏品不断涌现市场。诸如去年千万成交的赵之谱“为五斗米折腰”即为其旧藏。
如果去掉名家旧藏的外衣之后将会如何呢?古印作为征信之物历来就受到文人雅士重视。我国印谱起源于宋,但目前所见最早印谱为明代隆庆顾从德编辑《集古印谱》。自此之后文人蔽集之,加之文彭 何震龙等文人参与制印,文士无不寻觅古印以求篆字奥堂。明末人黄宗炎(黄宗羲之弟)曾游金陵搜求古印数百方,金陵市肆古印为之一空。
自乾隆时期,自乾隆二年开始,对宫藏古铜印集合归总。乾隆三年将1261方古铜印交汪由敦善认看后配印谱册页,特制黑地金漆龙纹长方匣盛装,即“金薤留珍”。乾隆因此特制《古铜章歌》以记其事。古印之重,由此可见。
斯印何德,引无数英雄竞折腰。古印之重不外以下几点:
1考管制,补正史书之阙。古印中每多官印,而官名有史书却载者,亦有能与史书相符合者,佐证史实。
2考地方变迁,此类特指地方官印。
3考文字变化。
4考姓氏人文。
5明篆法变化。此点为多数古印爱好者最为津津乐道,也是现今古印收藏群体最为看重。
古印之美,再其内涵。其中滋味非一般入门者所能理解。
就这批印玺而言,系自知名篆刻家所出,其质量自不必多问,且又经著录三美,并且焉得不出高价。就该批印估价而言。曾给一些人带来困扰,后续的高价成交告诉大家一个铁的事实—随着市场上货源日益枯竭。大量精品集中于少数人手中。加之金石复兴使认知度提升。古玺印价格必定一路攀升,重归昔日辉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