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的当前位置: 首 页>>新闻中心
艺林趣闻
艺林趣闻
苏东坡《石鼓歌》“惟有苍石于此时,独以无用不见数。”吴昌硕别时“苍石”,岂命中定数欤。
弘一法师有书法“放下”,邓尔雅有篆书“罢了”。
弘一法师出家前本意与“旧我”决裂,益蜀弃所学所好。后范古农居士言:“若能用佛语写字,令人喜见,以钟净因,也是佛事。”遂写字不辍。
吴昌硕别号多“缶”字,因其有古陶缶一只。有全形拓传世,为江浙地区西周至春秋典型硬陶印花罐。先生死后一同随葬。
林散之先生,平生来涉猎佛典,而诗文颇有弹心。临终绝笔“生天成佛”四字。大奇。
张宗祥先生平生抄校图书六千圈,鲁迅先生称之为“打字机”。据传一日可抄一万六千毛笔字,最多达两万四千字。
徐悲鸿每逢端午日化钟馗,并于当日中午时点晴。
张赛书法落款“寒”字常连笔写成类似“宝宝”二字,故时人戏称为“张宝宝”。
陈叔通言新中国四大书法家——康生、郭沫若、沈尹默、齐燕铭。
近世以来官大书善书者即为一代之大家,如清中四大家,晚清四大家等。中书协首任会长舒同似出此意。
昔年文人雅集,某君以“三绝诗书画”为上联求对,启功先生对以“一扫黄赌毒”。对仗工整,新颖为之倒绝。
近代川蜀艺术家,流寓四川省外多能克享大名。一旦终老蜀地反倒湮没无闻。
“交通银行”四字出自郑孝胥手笔;“招商局”三字出自谭泽闿手笔。
启功先生兼善隶书,惜绝不轻作。又能作飞自书,仅见一二幅披露。
北方中华书局,南方商务印书馆。可谓古籍出版两大重镇。中华古籍喜用启功先生题鉴,商务则喜用顾延龙先生。
韩登安先生晚年好刻小印,自言“刻巨印说明我的手未坏,刻细印说明我的眼未瞎。”印中最小为“登安”二字印,仅3.5毫米。
韩登安先生言;“水晶质,钻头(指钻石尖头的刻刀)开路,钨钢刀硬入。”